Neo's Blog

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
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0%

==============

要学习的知识

第2版

互联网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梁宁·增长思维30讲
《增长黑客》
《俞军产品方法论》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结网

最新的商业信息
蔡钰·商业参考(年度日更)
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年度周更)、 伯凡 · 日知录
万维钢·精英日课⁴(年度日更)、万维钢·精英日课³、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二季、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一季
吴军·硅谷来信³(年度日更) 、吴军·硅谷来信、硅谷来信²·谷歌方法论
卓克·科技参考(年度日更)
商业
刘润·商业通识30讲
5分钟商学院·基础
5分钟商学院·实战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
贾宁·财务思维课
年度得到·香帅中国财富报告
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5讲

自我提升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
超级个体
30天认知训练营第二季、30天认知训练营第一季
经济学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何帆·宏观经济学30讲
年度得到·何帆中国经济报告
何帆中国经济报告2019-2020
何帆中国经济报告2018-2019
金融学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何帆大局观
余剑峰·行为经济学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张晓燕·风险管理课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自然科学
吴军·数学通识50讲
吴军·信息论40讲
吴军·科技史纲60讲
刘嘉·概率论22讲
卓老板聊科技
卓克·科学思维课
管理学
宁向东的管理学课
熊太行·关系攻略
有效提升你的职场价值
谈判能力:
沟通能力:
政治学
刘擎·年度思想前沿报告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
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法律
刘晗·法律思维30讲
心理学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
听书系列
镇馆之宝
《增长黑客》| 广行解读
《疯传》| 无锋解读
《原则》| 远读重洋解读

第1版

最新的商业信息
蔡钰·商业参考(年度日更)
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年度周更)、 伯凡 · 日知录
万维钢·精英日课⁴(年度日更)、万维钢·精英日课³、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二季、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一季
吴军·硅谷来信³(年度日更) 、吴军·硅谷来信、硅谷来信²·谷歌方法论
卓克·科技参考(年度日更)
商业
刘润·商业通识30讲
5分钟商学院·基础
5分钟商学院·实战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
贾宁·财务思维课
年度得到·香帅中国财富报告
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5讲
互联网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梁宁·增长思维30讲

自我提升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
超级个体
30天认知训练营第二季、30天认知训练营第一季
经济学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何帆·宏观经济学30讲
年度得到·何帆中国经济报告
何帆中国经济报告2019-2020
何帆中国经济报告2018-2019
金融学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何帆大局观
余剑峰·行为经济学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张晓燕·风险管理课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自然科学
吴军·数学通识50讲
吴军·信息论40讲
吴军·科技史纲60讲
刘嘉·概率论22讲
卓老板聊科技
卓克·科学思维课
王立铭·生命科学50讲
给忙碌者的量子力学课
孙亚飞·化学通识30讲
科学人物课-冯诺依曼、霍金、费曼、杨振宁
前沿科技·吴军讲5G、量子计算、人体微生物组9讲、新药研发课、
管理学
宁向东的管理学课
熊太行·关系攻略
有效提升你的职场价值
谈判能力:
沟通能力:
政治学
刘擎·年度思想前沿报告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
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法律
刘晗·法律思维30讲
心理学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
听书系列
镇馆之宝
《增长黑客》| 广行解读
《疯传》| 无锋解读
《原则》| 远读重洋解读

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

核心原理

浏览器在请求接口时有如下机制:
浏览器请求某域名下的某个接口时,会自动带上该域名下的Cookies,而不管发起请求的页面是究竟在在哪个域名下。

基于以上机制,攻击者只要有目的的部署自己的攻击方式,便能够让真正的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某些操作,例如:给攻击者点赞、给攻击者转账等。

攻击方式:

  • GET类型
    • 伪造图片
    • 伪造超链接
  • POST类型
    • 页面加载自动提交POST表单

防范实践

防范手段

  • 每次发起请求时,从页面元素中拿取一个由服务端动态下发的token
  • 每次发起请求时,从cookies中拿取一个由服务端种好的token
  • 检查refer是否符合预期(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合法请求都有refer)
  • 浏览器SameSite机制:lex

同源检测

HTTP头中有一个Referer字段,这个字段用以标明请求来源于哪个地址。在处理敏感数据请求时,通常来说,Referer字段应和请求的地址位于同一域名下。以上文银行操作为例,Referer字段地址通常应该是转账按钮所在的网页地址,应该也位于bank.com之下。而如果是CSRF攻击传来的请求,Referer字段会是包含恶意网址的地址,不会位于bank.com之下,这时候服务器就能识别出恶意的访问。

这种办法简单易行,工作量低,仅需要在关键访问处增加一步校验。但这种办法也有其局限性,因其完全依赖浏览器发送正确的Referer字段。虽然http协议对此字段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但并无法保证来访的浏览器的具体实现,亦无法保证浏览器没有安全漏洞影响到此字段。并且也存在攻击者攻击某些浏览器,篡改其Referer字段的可能。

CSRF大多数情况下来自第三方域名,但并不能排除本域发起。如果攻击者有权限在本域发布评论(含链接、图片等,统称UGC),那么它可以直接在本域发起攻击,这种情况下同源策略无法达到防护的作用。

Chrome 51开始,浏览器的Cookie新增加了一个SameSite属性,用来防止CSRF攻击和用户追踪。Samesite有三个可选值,分别为Strict、Lax、None。

Strict:最严格模式,完全禁止第三方Cookie,跨站点访问时,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送Cookie。换言之,只有当前网页的 URL与请求目标一致,才会带上Cookie。
此方式虽然安全,但是存在严重的易用性问题,用户从第三方页面访问一个已登录的系统时,由于未携带Cookie,总是需要重新登录。

Lax:Chrome默认模式,对于从第三方站点以link标签,a标签,GET形式的Form提交这三种方式访问目标系统时,会带上目标系统的Cookie,对于其他方式,如 POST形式的Form提交、AJAX形式的GET、img的src访问目标系统时,不到Cookie。
None:原始方式,任何情况都提交目标系统的Cookie。
由于Samesite是Google提出来的,其他浏览器目前并未普及,存在兼容性问题,目前不推荐使用。

CSRF Token

由于CSRF的本质在于攻击者欺骗用户去访问自己设置的地址,所以如果要求在访问敏感数据请求时,要求用户浏览器提供不保存在Cookie中,并且攻击者无法伪造的数据作为校验,那么攻击者就无法再运行CSRF攻击。这种数据通常是Form表单中的一个数据项。服务器将其生成并附加在Form中,其内容是一个伪随机数。当客户端通过Form提交请求时,这个伪随机数也一并提交上去以供校验。正常的访问时,客户端浏览器能够正确得到并传回这个伪随机数,而通过CSRF传来的欺骗性攻击中,攻击者无从事先得知这个伪随机数的值,服务端就会因为校验token的值为空或者错误,拒绝这个可疑请求。

CSRF Token需要服务器端对提交的请求进行验证,一般CSRF Token以Session参数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端。对于分布式应用,使用分布式Session来管理的难道比较大,可以考虑把Token保存在Redis等分布式缓存中。

双重Cookie验证
上述CSRF Token方式,需要在服务器上保存Token值,并对请求参数进行校验,增加了服务器端的复杂度。双重Cookie验证的原理是在Cookie中保存Token值,同时在Form表单中也提供该值,请求提交时,Cookie和Form表单中的Token同时提交,服务器端只需要对请求中的两个参数进行校验即可,省去了在服务器端维护Token的步骤。

由于Cookie的安全限制,只能在本域名或子域名下访问到Cookie值,兄弟子域名无法访问到,如a.bank.com域名下的Cookie,只能被a.bank.com,sub.a.bank.com访问,无法被b.bank.com访问。对于分布式应用,可能需要在多个子域名中提交请求,所以一般需要把Cookie保存在根域名bank.com中。不过此方式存在安全风险,如果任何一个子域下的页面存在XSS攻击,可导致根域名下的Cookie被篡改,Token可被攻击者任意修改,导致安全措施失效。

最佳实践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做取防范CSFR攻击:

  • 明确GET/POST的最基本语义,并严格遵守(不要出现GET接口完成写操作的情况)
  • 写入代表登陆态的Cookies时,使用SameSite的lex模式

参考文章

https://www.netsparker.com/blog/web-security/same-site-cookie-attribute-prevent-cross-site-request-forgery/
https://www.jianshu.com/p/66f77b8f1759
https://tech.meituan.com/2018/10/11/fe-security-csrf.html

第一个点:如何防止给服务端的内容被黑客抓取,并查看里面的内容?

客户端每次加密前,都随机生成一个AES key,我们计为:AES_Key
同时请求服务端,获取服务端RSA的公钥,我们计作:RSA_Public(服务端持有用于加密的私钥RSA_Private)

客户端使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对AES_Key进行加密,得到Encrypt_AES_Key=RSA_Encrypt(AES_Key, RSA_Public) —-由于黑客不可能知道我们的私钥,所以他不可能知道客户端本地AES_Key

客户端使用利用AES对称加密算法对要传输的内容(计作123456, OriginContent),得到Encrypt_Content = AES_Encrypt(AES_Key, OriginContent) —-由于黑客很难知道我们的AES_Key,所以他不可能知晓原始内容

那黑客可以篡改请求吗?例如把前面的12345,转换为54321?

如果黑客知道私钥(硬编码)确实可以。但是这就涉及到客户端加壳反编译等问题了。

参考: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75758

核心原理

where a = ‘$input’

input 被攻击者蓄意构造,系统服务器执行了不符合预期的SQL语句,从而导致攻击者获取到了更多的的数据。

where a = ‘input’ or 1=1;

防范实践

防范手段

对输入进行特殊字符的转义

最佳实践

参考文章

SYN-Flood攻击是当前网络上最为常见的DDoS攻击,也是最为经典的拒绝服务攻击。

它就是利用了TCP协议实现上的一个缺陷,通过向网络服务所在port发送大量的伪造源地址的攻击报文,就可能造成目标server中的半开连接队列被占满,从而阻止其它合法用户进行訪问。

这样的攻击早在1996年就被发现,但至今仍然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非常多操作系统,甚至防火墙、路由器都无法有效地防御这样的攻击。并且因为它能够方便地伪造源地址。追查起来非常困难。它的数据包特征通常是源发送了大量的SYN包,而且缺少三次握手的最后一步握手ACK回复。

原理:攻击者首先伪造地址对 server发起SYN请求。server回应(SYN+ACK)包,而真实的IP会觉得,我没有发送请求,不作回应。服务器没有收到回应,这种话,server不知 道(SYN+ACK)是否发送成功,默认情况下会重试5次(tcp_syn_retries)。对于server的内存、带宽都有非常大的消耗。

攻击者假设处于公网(这句话不是很理解,日后需要仔细研究),能够伪造IP的话,对于server就非常难依据IP来推断攻击者,给防护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防范

  • 无效连接监视、释放

这种方法不停的监视系统中半开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当达到一定阈值时拆除这些连接,释放系统资源。

这种绝对公平的方法往往也会将正常的连接的请求也会被释放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延缓TCB分配方法

  • 使用SYN 2Proxy防火墙

奋斗 挣扎

原始舒适区 = 零认知

自由 不等于 自在

无知即极乐,有知即痛苦

逃避自由,回归母体

认知:认出世界的真实性和虚幻性

给思维一个支点: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认知越狱 双环学习(单环学习)

表述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的世界观。

思维模式的投射,自然而然,毫无觉察,左右着我们自己,

提问题的能力,让我们避免掉进陷阱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提问,猜测,反驳

正确的提出问题之前,答案是不存在的。

matrix: 矩阵,线性多一个维度

矩阵式认知 洞穴比喻

认知优势,极大的竞争优势

商业:最经典的商业概念 (一个人与企业外部)

消费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商业社会的5个基本逻辑

互联网的5个基本定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一家企业的具体商业行为:产品、定价、营销、渠道

管理:最有效的实战管理方法(一个人与企业内部)

管理的人:人性、心理

如何招人

如何培养优秀员工

如何有效激励

如何把业绩目标拆为可以执行的任务分配下去

个人: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值钱(一个人与自己)

时间管理

快速学习

职业化习惯

演讲/写作

工具:如何借助外力,提升前三者

01丨商业篇:消费心理学(5讲)

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一起商业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我想学习心理学的其中一个目的就在于此,与其说我想学习心理学,我更想学的是消费心理学)

01 心理账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概念

心理账户:分门别类的存放在不同的账户中

案例:音乐会丢门票

运用:场景(巧克力卖给爱人、装修方案帮用户省了4、5个平方)

小结: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理账户中去。

02 沉没成本: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概念

沉没成本

对沉没成本的损失厌恶

案例:英法造飞机

运用:场景(买衣服讨价还价、办豪华的婚礼、交定金)

小结:沉没成本,无好坏;我们要利用其他人对沉没成本的厌恶来增加对自己有利的交易的成功率;并且尽量去客服这种心理,去做出更加理性的商业判断

03 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概念: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字的感知更加敏感

小结:
促销:价格低的商品打折-; 价格高商品用降价
换购,用1块钱换购50元的郭,比例是500% PK 买1000元的东西,送50快
比较:

04 规避损失: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100元吗?

损失规避:负面效应 是 正面效应的 2.5倍

配送费 pk 包邮 +20元的价格

以旧换新:对旧的东西的损失规避

换购 替代 打折; 无理由退货:拥有了害怕损失;

05 价格锚点:拉个垫背的,显示你便宜

80元一小时 PK 105元1天(完胜!!)

避免极端; 权衡对比

02丨商业篇:五大基础逻辑(5讲)

进入商业世界,你必须了解的五大基础逻辑:流量之河、倍率之刀、价量之秤、风险之眼和规则之缝。

01 流量:比电商更先进的零售方式是什么?

流量成本 = 流量价格 / 潜在用户数

现在伴随着商户的增多,广告成本(不竞价排名,根本就就无流量)已经成为流量成本的大头,流量成本已经已经很高了

其实除了电商,还有更多的流量涞源:直播带货、线下复购、私域流量、社群等,这些可能都比开网店便宜

02 倍率:哪有什么一分价钱一分货

定倍率:定价/成本

化妆品:20~50; 鞋子衣服:5~10倍

创新的话,就可以把定倍率定高;如果是效率的话,就把定倍率降低(出版设)

03 价量:该把货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多?

04 风险:风险可以买卖,但你必须有一双风险之眼

05 规则之缝:黄牛,商业世界的黑客?

03丨商业篇:五大基本定律(5讲)

进入互联网世界,必须要学习的五大基本定律:信息对称、网络效应、边际成本、长尾理论和免费。
(跟互联网产品、创业等紧密耦合)

01 信息对称:在美国,你会吃麦当劳吗?

02 网络效应: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洪荒之力

03 边际成本:理论上,你可以服务全人类

04 长尾理论: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

05 免费: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

04丨商业篇:行为经济学(5讲)

行为经济学是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实际上它的基本理论很简单:人类不是机器人。

01 结果偏见: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02 适应性偏见:为什么我们会喜新厌旧?
03 鸡蛋理论:为什么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04 心理概率:全世界一半的娃,都丑到了平均水平以下
05 凡勃伦效应: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05丨商业篇:微观经济学(5讲)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01 供需理论:看见那只看不见的手
02 边际效用:为什么麦当劳的可乐免费续杯?
03 机会成本:你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04 激励相容:自私是共同获益的原动力
05 交易成本: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06丨商业篇:宏观经济学(5讲)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01 节约悖论:居民越节约,国家越贫穷吗?
02 看得见的手:张维迎和林毅夫在辩论什么?
03 人口抚养比:4亿人不工作后,你打算怎么办?
04 泡沫经济:用20年的积蓄,买几朵郁金香
05 再分配:你赞成给全中国人民无条件发钱吗?

07丨商业篇:金融和法律(5讲)

金融是一种交易活动,传统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货币资金的流通的学科。而现代的金融本质就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

01 风险投资:最疯狂的心,和最冷静的脑
02 合伙人制度:资本和人才,哪一个更重要?
03 商品证券化:可以只买LV两个字,不买包吗?
04 庞氏骗局:金融界的万骗之祖
05 互联网金融: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买卖

08丨商业篇:产品(5讲)

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01 企业能量模型:你陪客户喝酒,是因为做产品没有流汗
02 品牌容器:不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
03 爆款:长尾爆款,才是真正的未来
04 用户代言人:转身,成为用户的代言人
05 最小可用品: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错

09丨商业篇:定价(5讲)

定价策略,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

01 渗透定价法: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02 撇脂定价法:为什么手机越卖越便宜?
03 组合定价法:自己装配汽车花的钱,能买12辆整车
04 价格歧视:让有钱人为同一件商品多付钱
05 消费者定价:定价权,能交给消费者吗?

10丨商业篇:营销(5讲)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和众多商家需求,从整体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传播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本身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以及众多商家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

01 定位理论:占领市场之前,占领心智
02 饥饿营销:金杯银杯,不如排队的口碑
03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跨越死亡之井
04 危机公关:撒硬谎,道软歉,就是作死
05 独特销售主张: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11丨商业篇:渠道(5讲)

渠道通常是指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向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01 深度分销:进入市场的毛细血管
02 销售激励:如何把销售变成虎狼之师?
03 全渠道营销:把一切的触点,发展为渠道
04 社区商务:离消费者越近,越有价值
05 反向定制:根治“库存”顽疾的最有效方法

12丨商业篇:互联网营销(5讲)

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联结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市场营销中最重要也最本质的是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换。

01 社群经济:自带高转化率的流量
02 口碑经济:自带流量的粉丝
03 单客经济:终生免费的流量
04 引爆点:像病毒一样传播
05 红利理论:会冲浪的人,必须也要会游泳

13丨商业篇:商业视野(11讲)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熟练使用前面学到的商业知识,是我们要修炼的内功。因为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01 对赌基金: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02 雇佣客户:让客户帮你管理员工
03 农耕式经营:你是在狩猎,还是在农耕
04 打开慧眼:美国有没有互联网思维
05 社会责任:用商业的理念做公益的事业
06 去中心化:商业的世界,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吗?
07 零边际成本社会:未来会不会所有商品都免费?
08 人工智能: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09 奇点临近:据说2045年,“奇点”将要临近?
10 基因技术:如果你能活120岁,你打算如何规划人生?
商业篇总结|70个即学即用的商业套路,全在这儿了

14丨管理篇:管理的本质(5讲)

管理是一种有价值和道德取向的工具,它的对象是人所进行的工作,因此管理者一定要与人打交道,他们必须面对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人性的善与恶。

01 激发善意:尽力来自于本份,尽心来自于善意
02 设计系统:分钱,花钱,赚钱
03 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04 反求诸己:发而不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05 面向业绩:梦想归梦想,绩效归绩效

15丨管理篇:组织和激励(10讲)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

01 马斯洛需求理论: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02 双因素理论:从“应得的”到“太好了”
03 期望理论:“跳一跳,够得着”的奖励,才是激励
04 X-Y理论:左手激励 ,右手压力

胡萝卜加大棒

坚守底线(有些错误可以犯,但有些例如道德缺失这种不可容忍)
提高要求(工作目标,必须要跳一跳才能够够得到;工作任务,一定要好好管理好时间才可以完成)
松弛的工作状态,轻松的目标,容易让人懈怠松散
赏罚分明,赏罚要及时,当众

05 公平理论:工资是否应该透明?

员工的激励程度源于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管比较的感觉。

内部公平
建立专业的薪酬福利体系(薪资对应责任、奖金对应绩效、股权对应潜力)
仅制定规则,不具体分配奖励
外部公平
同时保证内外不公平很难,薪资倒挂问题
个人公平
规则清晰,赏罚分明,把权利锁在笼子里

总之,用严明的规则,给员工公平感和安全感。

06 责权利心法:老板做员工的事,员工讨论国家大事

在任何一个管理单元上,权利、责任、利益,这三件事情必须要同时、对等的发生在一个主体身上。

权利独大,将会导致权力寻租(不带责任的徇私舞弊)
利益独大,就会引发内耗冲突(肥缺,抢资源,分业务)
责任独大(权力小、利益小===》 消极怠工)

07 分权机制:考核结果,还是考核行为?

美国,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下的每一个州,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单位(不违背宪法),对州的“最终结果”负责。—-联邦分权
每一个州政府下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每一个部门对自己职能范围内的“自身行为”负责。—-职能分权

职能分权:执行简单,容易专注,效率很高,但是对管理要求高
联邦分权:考核简单,容易激励,主动性高,但是对员工要求高 ——- 独立的电商失业部门

自身行为与最终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否明显,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如果明显,很容易根据结果反推行为,那么采用职能分权制
如果不明显,采用联邦分权制,例如销售,分地区,分行业。

08 组织模式:羽毛球双打、足球队、交响乐队,还是军队?

组织模式:把职能分权、联邦分权两个基本单元组合在一起的方式。

羽毛球双打:联邦分权制,信任
足球队:职能分权制,战略打法
交响乐队:职能分权制,人数很多,上百人,靠的是流程
军队:职能分权制,人数更多,靠的是奖惩

09 阿米巴模式:内部市场化的组织模式

内部定价的管理体系:需要有一个类似于发改委的机构,尽量公允的给每一个部门的服务定价
基于职能部门的利润和总的工作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利润,作为核算制度
利润之心,员工收益与公司整体利益挂钩,而不是完全与阿米巴的绩效挂钩

10 手表定律:一个员工,不能有两个老板

手表定律,不知道听谁的

设计组织的两个原则:
(1)一个上级原则-创业中一定要有绝对控制人
超级指挥,领导的领导找你干事。
(2)一致管理原则
不仅受流程管理,还受流程(流程执行平等)、绩效指标 的管理;所以切莫有冲突

16丨管理篇:知人善用(20讲)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的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

01 变招为抢: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抢人、求人
CEO(COO成熟期运营,CSO转型期战略,CHO初创期人才)
转变心态,变招为抢

02 套娃现象:不用比自己优秀的人,企业将走向衰落

善用比我们更优秀的人
为什么喜欢招不如自己的人:
(1)不安全感,担心自己被替代(2)容易沟通,容易高效率的做低效效果的事

如何解决:
(1)给人以安全感
(2)解决制度问题
直属经理的上级参与面试,做最终决策
设定用人标准,高于团队平均水平
直属经理连续两次选人失误(新进员工垫底10%),则扣除奖励
(3)解决自身问题(CEO是最大的套娃)

03 态度和能力:鱼头美女身,美女头鱼身,你选哪一个?

想干 X 能干 = 态度 X 能力 = 绩效
态度决定一切(改变态度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改变能力)

态度能力四象限

04 拒绝面霸:面试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面试官的三个心理缺陷:
首因效应(避免让面霸先入为主)、光环效应(避免“以貌取人”、“以简历取人”,避免以偏概全)、近因效应(对最后一个或者说面试的最后部分印象最强烈)

(1)岗位说明书(职责是什么、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2)制度(多轮面试、罗列每一项能力需要的题目,避免面试官随意发挥)
(3)面试培训

05 面试公关:你们说回去等消息,后来给消息了吗

有面必答、尽量委婉、期待未来、统一回复

为什么招聘
(1)短期、解决业务/运营或者技术问题
(2)中期、实现业务/运营或者技术目标
(3)长期,确认业务/运营或者技术远景

基于业务倒退,需要什么组织和岗位,以及什么样的经验(必须的)与能力(基于经历与成就来推断)

06 蘑菇定律:谁跟我谈战略,我开除谁

培养新人

  1. 做务实的事情(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2. 给足够的养分(选择合适的小蘑菇,然后有计划的轮岗培训)

年轻的基层新员工,能力不强,自视清高。

07 师徒制:有人敢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

mentor让你更快的融入公司

(1)严格设计制度

08 情境管理:他是钉子你用锤子,他是螺丝你用改锥
09 鲶鱼效应:用危机和竞争,激活团队
10 贝尼斯定理:让员工的脚步,跟上你的思路
11 不值得定律: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12 懒蚂蚁效应:懒,是因为勤奋到没时间
13 热炉法则:把自己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14 拜伦法则:你那不叫授权,你那叫授责
15 波特定律:扔掉心中的错误放大镜
16 员工流失率:没解雇过员工,不是好管理者
17 职业生涯:你的公司有“户口制度”吗?
18 酒与污水定律:给你的组织,装一个净水器
19 离职面试: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20 前员工:你的公司有“前员工俱乐部”吗?

17丨管理篇:反求诸己(15讲)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之根本,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01 古狄逊定律:人生中的第一个管理问题
02 权力接受论:权力不是领导给的,权力是员工给的
03 任务分解:不会把目标翻译成任务,要你何用?
04 推功揽过:打妖怪你去,背黑锅我来
05 刺猬法则:亲密,但是不能无间
06 独立损益表:你的部门,有必要存在吗?
07 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08 管理六字真言:抓大、放小、管细
09 关键绩效指标:坐进你的管理驾驶舱
10 目标管理:不但要锁死目标,更要锁对目标
11 企业三法宝:愿景、使命、价值观
12 战略思考: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13 组织:就是信息流动的方式
14 决策理论:如何做出好的决策
15 平衡艺术:这不是一个坏问题,但我没有一个好答案

18丨管理篇:面对业绩(5讲)

管理者如果要提高组织的效率,首先要有具体的效率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主要包括管理队伍的规模、素质和结构。

01 项目三角形:优质、快速或廉价,只能选两样
02 六西格玛:变态的质量,源自于变态的过程管理
03 财务报表:能用数字讲故事的三张报表
04 风险管理:悲剧里挖出来的学问
05 向上管理:你敢管理你的老板吗?

19丨管理篇:管理误区和企业周期(11讲)

创业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它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层的创业行为,研究企业管理层如何延续注入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柔性和竞争优势。

01 破窗效应:无序邀请无序,混乱引发混乱
02 旁观者效应:责任除以二等于零
03 帕金森定律:“大企业病”有得治吗?
04 彼得原理:别把晋升当激励
05 墨菲定律:只要可能出错,就一定出错
06 企业生命周期:向着悬崖狂奔
07 管理阶段:别把正确的方法,用在了错误的阶段
08 共同体:降一半工资,委以重任,你干吗?
09 创业管理:因为你是微软的,所以减一分
10 永续经营:长生不老,不如养儿防老
管理篇总结|65个最有效的实战管理方法,都在这儿了

20丨个人篇:高效能养成(15讲)

01 思维转换:你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
02 成熟模式图:独立,是不成熟的表现
03 积极主动:别让消极,把你拉入海底
04 以终为始:别把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
05 要事第一: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
06 双赢思维:我要赢,你也要赢,否则就别干
07 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
08 统合综效:天啊,太棒了,居然还可以这样
09 不断更新: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10 思维习惯:从狭窄的5%,跨度到广阔的95%
11 时间成本:到底是花时间做,还是花钱买?
12 GTD: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
13 猴子理论:多问一句“你觉得呢?”
14 三八理论:人生的不同,是由第三个8小时创造的
15 番茄工作法:人,真的可以三头六臂吗?

21丨个人篇:职业素养(6讲)

01 微信礼仪:再问“你好,在吗”,我就拉黑你
02 邮件礼仪:这辈子,你们只会在邮件里“见字如面”
03 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
04 事实和观点: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05 职业化:就是商业世界的教养
专题总结:如何快速实现职业化的转变?

22丨个人篇:学习能力(5讲)

01 幸存者偏见: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
02 库伯学习圈:知识,是经验的升华
03 知识技能态度:为什么人类不擅长谈恋爱?
04 私人董事会:作为自己的CEO,你有“私人董事会”吗?
05 快速学习: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

23丨个人篇:逻辑思考力(10讲)

01 六顶思考帽:从对抗性思考,到平行思考
02 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 谨慎断言
03 全局之眼:冻死在那个不存在的冬天
04 逆向思维:电吹风的反面,是吸尘器
05 正向思维:做一个“因果逻辑收集者”
06 同一律:白马到底是不是马?
07 矛盾律:理发师的头是谁理的?
08 排中律:生存,还是毁灭,没有中间状态
09 三段论:一眼识别诡辩的五个方法
10 归纳法: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始于归纳法

24丨个人篇:谈判策略(10讲)

01 定位调整偏见:自己先开价,还是让对方先开价?
02 权力有限策略:你的这个要求,我要请示一下
03 谈判期限策略:女生为什么会逼婚?
04 出其不意策略:击穿对手的心理防线
05 双赢谈判:我多拿一元,你就必须少拿一元吗?
06 同理心:千般能力的共同心法
07 自我认知: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08 自我控制:自律即自由
09 自我激励:真正优秀的人,都自带鸡血
10 人际关系处理:你的情感账户余额不足,请充值

25丨个人篇:沟通演讲(10讲)

01 认知台阶:你不是在讲,你是在帮助他听
02 画面感:用画面感,增加语言的带宽
03 开场和结尾:精彩绝伦的开场,和余音绕梁的结尾
04 即兴表达:现场组织语言能力,是你的厨艺
05 演讲俱乐部:从对着镜子,到对着活人
06 快乐痛苦四原则: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07 写作心法: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专栏文章?
08 电梯测验:大WHY,小WHAT,和一带而过的HOW
09 如何开会:开会,是一个用时间换结论的商业模式
10 精准提问:是沟通界的C2B

26丨个人篇:创新与领导力(11讲)

01 减法策略:灵感,其实就在你的盒子里
02 除法策略:冰箱和空调,可以变成一个产品吗?
03 乘法策略:空气清新剂 x 2 = 提神清新剂
04 任务统筹策略:向《火星救援》,学创新套路
05 属性依存策略:给属性装上一根进度条
06 专注:藏在“威胁、此刻、重要”后的大猩猩
07 集中:你是小公司里的胖子,还是大公司里的瘦子?
08 变革:透过时间轴、概率轴、和博弈轴看世界
09 快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0 远见:是尽可能接近未来的推理能力
个人篇总结|65个“让你更值钱”的习惯养成方法,都在这儿了

27丨工具篇:战略工具(10讲)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01 MECE法则:透过结构看世界

MECE: 不重不漏
几个原则:谨记分解的目的(分解是在哪一层进行的),避免层次混乱,借鉴已有成熟模型

02 波特五力模型:一家小龙虾餐厅面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

直接竞争对手:现在的竞争对手多吗?是不是已经过度竞争了?
顾客:顾客形成联盟,会对商家带来巨大的谈判压力,从而压缩自己的谈判空间
供应商:自己在供应商那里是否足够重要,越重要,议价空间越大
潜在新进公司:储值卡,增加用户迁移成本
替代性产品

03 波士顿矩阵:你的公司有现金牛,明星,问题,和瘦狗吗?

公司想要成功,必须拥有市场增长率与市场份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

波士顿矩阵

发展战略、保持战略、收割战略、放弃战略

04 SCQA架构:你不是没有重点,你是没有结构

结构化表达工具-情景(Scene)-冲突(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

05 通用电气矩阵:打不赢你,那我就怼死你

通用电气矩阵

06 正态分布&幂律分布:你喜欢倒钟型行业,还是尖刀型行业?
07 PEST模型:趴下来仰视微观之前,先站起来俯视宏观
08 平衡计分卡:你想要鹅下蛋,还是吃鹅肉?
09 SWOT分析: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追到女神
10 商业模式画布:商业模式就是“你怎么挣钱”吗?

28丨工具篇:博弈工具(10讲)

01 纳什均衡:明明可以“共赢”,为什么他们“损人不利己”?
02 囚徒困境:向香港电影学习如何破解“囚徒困境”
03 智猪博弈:不懂搭便车,你连小猪都不如
04 公地悲剧:三根救命毫毛,为何只给孙悟空?
05 重复博弈:诚信是一种与这个世界重复博弈的心态
06 不完全信息博弈:你有你的“空城计”,我有我的“木马计”
07 拍卖博弈:让时间最不值钱的旅客下飞机
08 博弈游戏:博弈游戏,有时也是吃人的陷阱
09 零和博弈: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
10 一报还一报:用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29丨工具篇:决策、管理、思考(15讲)

01 决策树:如何用决策树来选择相亲对象?
02 德尔菲法:70年前发明的高科技:人脑云计算
03 KT法:把决策的艺术,变成一门技术
04 麦穗理论:如何选择人生中最大的那支麦穗?

05 基于数据决策:决策,就是与这个世界的博弈

06 OKR: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针

Objective KeyResult
OKR不是绩效考核工具,并不能解决绩效考核问题。
KPI是绩效考核工具,但他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些绩效是不可量化的,只能主观评分,比如360度环评。
360度环评:通过多方均衡,让主管评分,尽量接近客观。

OKR是目标管理工具,主要目的在于让一个无法用数字考核的团队,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与关键任务,向同一个方向前行。

实施OKR的四个关键:
(1)目标要有野心,关键结果要可衡量
(2)最多五个目标,每一个目标最多5个关键结果,要聚焦
(3)从公司到团队到个人层层分解
(4)所有OKR公开、透明

07 SMART原则:有“OKR”这把刀,更要有“SMART原则”这套刀法

示例:O(目标):打造业务最好的产品
KR1(关键结果1):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KR2(关键结果2):不断创新,增加新功能
KR3(关键结果3):听取最终用户意见,提升满意度

针对以上OKR打分,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评分,原因在于目标不符合SMART原则

KR1(关键结果1):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目标一定要Specific(具体的),不可模棱两可
问题:什么叫产品质量?没有具体的界定,就无法评判、衡量与执行。
新的KR: 消灭致命缺陷数;降低严重的产品缺陷数;提高应用商店app评分

目标一定要Measurable(可衡量的),对标准不可有争议
问题:提高多少评分,降低多少数量?
新的KR:致命缺陷数保持为0;严重缺陷数减少50%;app评分从4.0提升到5.0

目标一定要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不能不切实际,跳一跳要能够得着
问题:评分5分的app存在吗?
新的KR:致命缺陷数保持为0;严重缺陷数减少50%;app评分从4.0提升到4.5

目标一定要Relevant(相关的),目标不能与自己的工作无关
问题:app提升到5分,一定和产品质量提高有关系吗?是不是其他新功能或者外观导致呢?应用质量与app评分有相关性,但是不够强。
新的KR:致命缺陷数保持为0;严重缺陷数减少50%;app store的差评中,汇报产品缺陷的比率减少50%

目标一定要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目标不能无限拖延
问题:完成上面的目标需要多久呢?1年吗?还是几个月?
新的KR:致命缺陷数保持为0;严重缺陷数在三个月内减少50%;app store的差评中,汇报产品缺陷的比率在三个月内减少50%

08 PDCA循环: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

09 项目复盘:把所有的经验教训,都变成组织能力
10 MBTI:MBTI是算命,娱乐,还是性格测试?
11 头脑风暴:用数量带动质量,用点子激发点子
12 思维导图:你是用它记笔记,还是把它当作思考工具
13 5W2H法:集齐七个问题,让思维更缜密
14 5WHY法:追问5个为什么
15 二维四象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30丨工具篇:沟通工具(5讲)

01 一对一会议:请把和下属的1:1会议,放入日程表
02 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用“十二原则六步法”开好一个会
03 Scrum:”死磕自己”是种精神,但更是种方法
04 视觉会议:让右脑一起来开会
05 作战指挥室:外部越是剧烈变化,内部越要集中办公

31丨工具篇:高效率工具(11讲)

01 白板:如何随时随地、无边无际地思考?
02 移动办公: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办公室
03 电子书:你每年读的书,有100本书吗?
04 知识管理:用软件帮助收集篮“大肚能容”,吃尽知识
05 云服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访问任何文件
06 搜索工具:人生80%的问题,早就被人回答过
07 邮箱日历联系人:把基本功,耍得虎虎生风
08 协同软件:如何避免与懒惰握手言和?
09 休息运动:如何最高效地休息,和运动?
10 我的一天: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工具篇——50个让你提高效率的工具,都在这儿了

32丨刘润专访:客座教授(51讲)

罗胖:我为什么开始做内容付费?
Keep王宁:如何在少花钱的情况下,增长用户?
投资人刘芹:为什么我会看好小米模式?
蒋昌建: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风格?
小米刘德:未来,人们将怎么买买买?
曲向东:小众市场如何实现持续增长?
王东:传统行业如何拥抱电商时代?
吴士宏:大企业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王欣:学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白鸦:做商家背后的服务者
叶国富:名创优品,不搞电商也能赢
慕容引刀:如何打造一个经久不衰的IP?
张蕴蓝:大数据时代最牛的“裁缝”
毕胜:一切商业模式,都是为了赢得更好的性价比
潘江雪:公益投资也要找“痛点”
百度曾良: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
百姓网CEO王建硕:公司是为什么存在的?
脉脉CEO林凡:大数据如何进行商业变现?
Ken Qi:如何精准找到和企业高匹配度的人才?
东方航空韦志林:企业转型过程中,如何获得各方认同?
荣耀中:如何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梁小虹:用工匠的严谨支撑科技的创新
真格李剑威:投资人最大的价值是提高赢的概率
陈葵:Twitter究竟是怎么运行的?
周健工:内容付费的核心是持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分析
方建华:我为什么会大规模开实体店?
薛兆丰:如何做个理性明白人?
宗毅:用钱投票 选出好人才
Stephen M. R. Covey:始终要明白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臧勤:用创新和增值服务获得溢价收益
孙振耀:战略是决定对的事,管理是把这个事情做对
米雯娟:人工智能+教师=未来教育生态系统
肖知兴:企业家之间高价值的社交圈是怎么形成的?
爱德华·德博诺:思维质量决定未来质量
蒋盛志:借助互联网打造持续的注意力经济
于揚:未来的公司都是AI公司
古典:在未来,哪些职场能力是必需的?
张荣耀:先颠覆自己,再颠覆行业
小马宋:创意是营销的敌人?
朱峰:如何用好莱坞的方式生产优质内容?
韩都衣舍赵迎光:电商新品牌如何快速突围?

电商相关:

独特的定位

郑亚旗:如何经营好一个长线IP?
吴声:未来,什么样的新物种能获得机会?
华米黄汪:做产品,如何找准消费者需求?
李笑来:如何投资才能获得最大化收益?
eBay大中华区CEO林奕彰:国内企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崔聿泓:如何在一个已饱和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Dr.魏:如何从父母的需求中找到我们的机会?
王凯:如何打造一款成功的内容产品?
吴晓波:未来,中国企业最需要突破的地方在哪里?
陈春花:如何激活员工积极性?

33丨课程推荐书籍(5讲)

01 商业书籍:商业不是一蹴而就,商业是一路走来
02 管理书籍:MBA中,没有一门课叫“管理”
03 个人书籍:个人升级,最重要还是认知升级
04 工具书籍: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CEO
05 刘润五本书:希望知识给你启发,求知过程给你更大启发

34丨特别放送:加餐课程(25讲)

全部课程总结:从基本功,到格斗术
商业篇总结:商业世界的左脚、右脚,一步一步,从不踏空
管理篇总结:战略大于组织,组织大于人,一错全错
个人篇总结:所有问题,最终的最终都x是个人的问题
工具篇总结:不要做装备派,要做个装备精良的实力派
第二季特别放送|直播复盘:未来商业,哪些行业最有前景?
第二季特别放送丨独家分享:西门子公司全球高管大会演讲
第二季特别放送|商业地图: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智慧
第二季特别放送|商业思维在生活中如何灵活运用?
第二季特别放送|新零售:坪效高出同行5倍,盒马鲜生究竟做对了什么?
加餐|刘润:小米生态链千亿元收入背后的商业逻辑
特别加餐|直播复盘:“新零售”的本质就是定义效率
特别加餐|直播复盘:如果你自己是家公司,怎样更成功
加餐丨世界顶级CEO教练给我的20条启示
加餐丨为什么我们常说做to C 的人比较难去做to B ?
加餐丨四处招人,可你缺的是人才吗?
《每个人的商学院》轻读本,抢先预售
新课邀请|半秒洞察本质的人,注定拥有开挂的人生
深度|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么?
加餐丨刘润对话李丰:中国经济正在触底反弹,充满机会
直播回顾一丨重启高效:远程办公六锦囊(附2月6日视频)
直播回顾二丨企业自救指南:救命、治病、养生(视频版)
直播回顾三丨一份各行各业的自救指南(视频版)
直播回顾四丨疫情之后的机遇在哪里?(视频版)
学习攻略 |《5分钟商学院·基础》使用说明书

试题(1讲)

毕业考试 | 你能从《5分钟商学院·基础》毕业吗?

认知思维提升

不紧要看到元素,更要看到元素之间的关系。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提纲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改变模型的能力

通过学习系统动力学,来提升的自己的洞察力。

看透系统(比如手表里的各种精密齿轮),找到动力(比如发条、电池、或者人体动能),你就能洞察万物,然后根据动力的方向,预测未来

搭建模型

系统动力的虚的基础理论

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当人在系统中时,是“系统”决定了个体要素的行为。

真正深刻而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来自观察“系统”如何决定自己的行为。

洞察力

所有你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你看不清。因为要真正解决问题,通常不是靠改变要素,而是改变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要素的结构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前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

系统=要素*连接关系

变量:流量改变存量,存量改变世界

浴缸模型:变量 = 存量 + 流量

第一,关注“核心存量”

找到核心存量后,不遗余力的往里面注入流量。

互联网公司:用户;投资机构:案例;医院:社会信任;讲师:用户口碑…

第二,关注“流量增速”

实力靠存量,潜力靠流量,赶超靠流量增速。
国民财富是存量;GDP是每年新增的流量;6.5%的增幅,是流量增速。
速度有滞后效应

第三,关注“周转时间”

T = 存量 / 流量, 效率的刻度, 效率往往是企业的生命线。

因果链:只看结果,是最low的管理方法

因果链:就是变量之间增强或者减弱的连接关系

警惕三个误区:

第一,遗漏中间项

通过找到并分析因果链条上的中间项,你可以发现那些藏得很深,但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二,迷信相关性

相关是未知的因果;真正的洞察力,要可以始于相关性,但终于因果链。

第三,颠倒因果链

销售价格 《===》 生产成本

你花了更多的钱生产,并不会导致用户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来买。价格由供需决定。

透视因果,正确的还原因,药到病除;早早的推演果,防微杜渐。

增强回路:每家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旋转飞轮

增强回路:良性循环,因增强过,果反过来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环增强。追求极端

百度,腾讯,淘宝的回路

如何建立自己的增强回路:

第一,找到自己的飞轮(罗列要素,确定因果关系,找到回路)

第二,确定第一推动力(淘宝是选择用户还是选择商家?)

第三,坚持不懈的推动

调节回路:你的计划是腾飞,世界的计划是回归

调节回路: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减弱因,从而抵抗系统变化的因果回路。追求平衡

(1)打破看不见的天花板(大公司的管理难题,本质上就是由于公司规模变大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调节回路)
(2)建立自我修复机制(为重大风险,设计自我修复的调节回路)
(3)让阻碍变革者,成为变革受益者(找到变革阻塞者,调整激励机制,让他们受益)

滞后效应:教育难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好“滞后效应“,有三点:

第一,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培训的好处、股票的大涨始于三年钱研发资金的投入)
第二,减少滞后,增加确定性(立刻表扬优秀的同学)
第三,警惕由“滞后效应”引起的剧烈震荡(长鞭效应)

长鞭效应

如何解决:缩短<减少供应链环节>、平滑<根据长周期的历史数据安排生产>

搭建模型:白手起家,创业者如何找到自己的战略势能

第一,核心存量(很多,包括声誉、成功案例、深刻洞察等)

第二,关键因果链(收入,交易成本,战略定力:绝不去客户现场做销售)

第三,增强回路:推动增长的飞轮(声誉 =》 学识 =》 作品 =》声誉)

CEO核心职责: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华为说:不能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第四,调节回路:打破增长的天花板(时间)

第五:滞后:饱和式创业

商业模型]

系统体检:检查系统(一个商业模型)是否健康
(1)适应力:突然遭受外部冲击,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
(2)自组织性:为了适应变化,系统自我突变的能力
(3)层次性:通过把整体切分为局部,来控制系统信息风暴的能力

如何提高适应力:
(1)存量:库存
(2)调节回路:周例会(介于执行结果之间的调节回路,关键在于纠偏)
管理者90%的工作是沟通;90%的沟通在于讨论风险;明确风险后,迅速调节

如何提高自组织性-乱七八糟的生机勃勃胜过井井有条的死气沉沉(死于25岁,葬于75岁)
自组织性:大雁
(1)建立特区机制

如何提高层次性(复杂,是成熟的代价;没有层级只能说明你还小)
分层:避免信息风暴

实操:解决难题-商业经验难题

还原大前提:过去有效,现在无效

过去有效,现在无效,一定是所以来的某个隐含大前提消失了
从方法到效果的因果链,断裂了;断裂原因是什么:
隐藏的大前提,不见了

超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集合
超市商业模式:通过资金流差价,收回信息流成本
隐含大前提:80%~90%的顾客看重商品后,都会购买。
互联网 + 物流后 (资金流走线上支付,物流走快递;仅通过超市来检索信息流)
如何破局:
(1)加大难以在网上买到的商品比重,例如餐饮、娱乐
(2)不再赚差差价,改为像品牌收取信息流展示费或者向用户收取会员费(佳世客)

找到隐藏的大前提,进行还原:
(1)时间前提
(2)空间前提(某个健身房偶尔成功,是由于他在某个互联网公司旁边)
(3)技术前提(“很难建立底成本的个人信用体系”技术前提,被蚂蚁金服干掉了,从而实现了“贷款可以没有抵押”这个新的模式)

突围边界墙:止步不前,无法跨越

雀巢:从奶粉(遭遇边界)到咖啡(突破边界)

边界墙:一种特殊的调节回路,刚性约束条件,设定的系统增长极限

常见的刚性约束有哪些:
(1)市场规模(最大可触达市场规模)
竞争对手的强弱,决定了你出发最大可触达市场规模的难度。
(2)资源限制(将自己的商业模式建立在高速可再生资源上面:知识、流程、专利等)
“我认识谁”,人力资源
“我很能干”,个人能力,时间会成为限制
“我家有矿”或者“独门手艺” 不可再生资源
(3)法规限制(及早合规运行,否则不保证国家哪天便把口子赌上了)
(4)技术限制(CPU不可以永远永远X86,因为技术遭遇了瓶颈)

安装缓冲器

缓冲器:是专门用来平滑流(入)量波动的存量;缓冲对波动,用力缓缓释放系统瞬间冲击

安装缓冲器之后,无法发挥极致效率,但是抗波动能力强。

水库、配件库存、安全现金流、公共人才库

牛B的CEO懂得:牺牲一定的效率(降低了响应变化的速度),用必要的缓冲器来对冲波动和猝死风险。

安装哪些缓冲器:
(1)安装应对“缺乏型波动”的库存型缓冲区:buffer思维、存款准备金
(2)安装应对“过剩型波动”的蓄水池型缓冲区:蓄水池、车辆避震器、软件公司的“农闲项目”

跨域临界点-一直挺好,突然变了

临界点的本质,是主导结构模式之间的切换

C轮死: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驱动”的增强回路,取代了“烧钱驱动”,成为系统的主导结构模块

常见的四种临界点:
(1)跨越质变点(投诉电话越来越多,然后没有了;水温越来越高,然后没有了)
(2)跨越引爆点
引爆点:存量超过一个阈值,激活了一个正向增强回路
一个产品要做到足够优秀:要让大家用了之后,忍不住发朋友圈
(3)跨越灭绝点
灭绝点:存量低于某一个阈值,激活了一个负向增强回路,从而加速衰败
最小可存活种群:在100~1000年内,一个物种为了有90%~95%的存活可能,所需要的最小个体数量
(4)跨越失速点
失速点:当存量增长到一定阈值后,就激活了一个刹车式的调节回路
发展线下,扩大潜在用户规模,突围边界墙,才能重新获得速度

总结一波

还原大前提,之前有效,现在无效,失效问题
突破边界墙,止步不前,无法跨越,停滞问题
安装缓冲器,起起落落,频繁波动,波动问题
跨越临界点,一直挺好,突然变了,突变问题

用症状解解决问题,解决的”是什么WHAT“的问题
用原因解解决问题,解决的“怎么办HOW”的问题
用根本解解决问题,解决的是“为什么WHY”的问题

改变模型,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解。

实操:看透人心-管理难题

人,是系统中最大的“变量”

上下同欲:让我的计划,成为员工的计划

罗素艾柯夫的社会系统模型,看透集体

所有问题,都是尚未解决的冲突!

管理:企业有义务服务于员工,员工是独立的利益相关者。

世界上,一共四种系统
四种系统

社会系统是唯一一个系统、个体都有意识的系统!

要破产的茶叶公司,最后采用“让员工收购公司”的方式力挽狂澜。

如何设计“上下同欲”模型:
(1)参与约束
设计一个系统,确保用户加入系统获得的收益比不加入系统要多
股权激励、超过月薪*12的年薪制
(2)激励相容
获取超预期收益的计划,符合“员工越自私,公司越盈利”原则。

群体压力:让员工说出真实的想法

库尔特勒温 “群体动力学” 模型, 看透群体

在群体中,表达不同,会收到某种调节回路,群体压力变大

群体压力: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群体抵触时,会产生巨大的u压力,从而主动放弃观点,接受群体意见。

达成一致意见的速度越快,说明群体压力已经在集体中扎根。

群体动力学,切断调节回路:
(1)魔鬼代言人(引入一个故意唱反调的人)
(2)头脑风暴(重量而不重质;提出而不反驳)
(3)名义群体法(先写观点,而不是先讨论)

结构性张力: 如何帮员工

实操:预测未来-时间难题

实操:终身练习-思维难题

学习概率论带给我的认知提升

(1)首先我重温了概率论的主要内容:随机性、概率、独立;概率的几种计算方法(定义法、频率法、迭代法);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幂律分布、二项分布等);贝叶斯定理
(2)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大数定理(伯努利弱大数定理、切比雪夫强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以及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如何一步步的从粗略变为精确)、概率 = 先验概率 * 调整因子

《刘嘉概率论22讲》大纲

概率论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把局部的随机性转化为整体上的确定性。
某一次结果的随机,是低层次的事;而概率论,是高层次,确定性的认知。

上帝在掷骰子

随机:随机性不等于不确定性

概率论研究的是随机性,而不是不可确定性。不确定性包含随机性,随机性是不确定性的一种类型。
什么是随机性:不可预测,灰犀牛事件
什么是不确定性:结果不可预知(总体空间不可知,或者说总体空间大得出奇)黑天鹅事件

区分三种随机:
真随机:“测不准原理”:允许空无一物的空间产生少许能量,这个能量的诞生是完全随机的。
效果随机:掷骰子、投篮等,如果把所有的因子全部计算清楚是可以得到精确结果的;只是太难了,所以从最终效果来看,结果很“随机”
伪随机:看似无规律,但其实是潜在规律的,只是你窥探规律的成本足够大而已。例如计算机random函数就是伪随机,如果被黑客GET到随机数种子,是完全可以“预测“未来的。有限状态机是不可能产生真随机的。如果计算机要想得到效果随机,需要将随机算法与特定的物理实体建立联系。

随机是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概率:对世界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

只要按照下面三个设定表达,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随机事件:
(1)限定一个条件
(2)从可能性的视角出发
(3)对某个发生结果进行陈述

概率的定量:随机事件子集 / 样本空间

概率空间的完备性:
黑天鹅事件的本质:这个事件之前是不在我们的样本空间中的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对样本空间完备性的认知。原子衰变到底能放出多少粒子?决定恒星运动的里到底有多少种?每一种突破性的进展,其实都在完善我们的样本空间。

独立性:独立事件的相互关系

赌徒谬误:抛硬币,已经连续5次正面了,第6次出现正面的概率肯定更小,大概率出现反面。

热手谬误:抛硬币,已经连续5次正面了,第6次肯定还会大概率出现正面。

独立事件:这是我们描述某些随机事件的数学模型罢了。很多看似独立的事件,其实都是相互有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在计算概率时,需要格外注意。

概率计算:定义问题比计算更重要

三大法则:
(1)组合排列法则
(2)乘法法则(同时发生,但需要独立事件。如果非独立呢?)
(3)加法法则(互斥)

真正困难的是:定义问题
飞机失事两次的概率 VS 飞机再次失事的概率

正确翻译现实问题,是概率计算最复杂的地方。概率思维的核心就在于准确的把现实问题转换成对的概率问题。

概率度量:建立整体确定性的三种方式

(1)定义法是一种等概率的设定,来源于自然界对称性的假设,是一种宏观尺度下的合理简化。
但是并不是所以的事件都是等概率的,例如一个人坏癌症的概率是多少。于是有了方法(2)
(2)频率法是通过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算概率,要求实验或者数据尽可能的多。
但是我们有时候并不具备做多次试验的条件,例如登月成功的概率。于是有了方法(3)
(3)迭代法强调不断通过迭代,可以在小规模数据下,针对事件的变化和个体的差异来度量概率。
先利用手头少量的数据做推测,甚至主管猜测一下,然后再通过收集新的证据不断调整概率。贝叶斯(最初的概率可能源于前两种)

偷看上帝的安排

频率法:概率是对发生频率的计算

频率法的前提假设:一个实际事件的发生,是存在一个真实的、客观的的概率的。

频率法在试验上得到了验证,但是没有用,直到努利给出了初步证明:大数定律
切比雪夫版本大数定律:随机变量X的均值,方差

在相同环境、重复试验的条件下,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足够多:置信区间、精度误差

大数定律:局部频率不是整体概率

弱大数定律:试验数量越多,频率接近概率的可能性(注意:并不是100%)就越大。

强大数定律:一定会接近真实概率

现实中的频率都是局部频率。

整体不需要对局部进行补偿

整体通过概率对局部实施约束作用,具体如何作用呢?
(1)错误的补偿思维:整体不需补偿来对局部产生作用,大数定律并不通过补偿来实现。大数定律不会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补偿,而是利用大量的正常数据,削弱那部分异常数据的影响。
(2)整体通过均值回归对局部起作用
如果一个数据和他的正常状态偏差很大,那么他向正常状态回归的概率就会变大。产生作用的对象是:特殊的、异常的、极端的数据。

数学期望:对随机事件长期价值的衡量

个体的数学期望并不一样

方差:围绕数学期望波动程度的度量

方差的本质:对风险(波动性)的度量
对抗方差:增大数据量,增大本钱

收集上帝的骰子

概率分布:认识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随机变量 与 概率分布

用模型去不短逼近世界的真相
股市:正态分布、柯西分布…未来更多

正态分布: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概率分布

三个特性:
(1)均值就是期望
(2)极端值很少
(3)标准差决定胖瘦

不同的正态曲线的比较:
(1)只有均值不同(方差相同),能比较好坏
(2)只有方差不同(均值相同),能比较波动(越矮胖,波动越大)
(3)标准差与均值都不同,能比较专业与业余(专业:均值越大,方差越小;而业务则相反)

中心极限定理:正态分布是概率分布的神

无论样本源自什么分布,这些样本的均值,最终一定满足正态分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13867

合法性:中心极限定理
正统性:正态分布是所有分布的参照系
主宰性:正态分布是世界的宿命
(1)正态分布普遍存在
(2)所有分布最终都会变成正态分布
(3)正态分布是信息熵最大的一种分布

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随机变量越小,出现概率越大;越大数字,则出现概率越小;

无标度:在任何观测尺度下,幂律分布都呈现同样的分布特征。
(一般分布都有一个尺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服从这个分布,超过这个尺度就不服从了;而幂律分布没有尺度的限制)

例如:图书销量服从幂律分布;最畅销/前10销量 = 前10/前100 = 前100 / 前1000

幂律分布让平均值、方差失去意识
幂律分布让原本不会发生的极端事件发生:长尾效应
幂律分布完全不可预测
沙堆模型:砂崩规模与发生频率,服从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有可能是对坑熵增的工具;水(无序)=》冰(有序),熵减
在水变冰的临街状态,所有指标呈现出幂律分布。

泊松分布:打开统计推断的大门

泊松分布解决的问题:已知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整体概率,并且该概率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在某一段时间或者空间间隔内,这个随机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是多少呢?

泊松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种微观视角。(如果把时间尽可能的放长,泊松分布越来越接近于正态分布)
柏松分布

泊松分布的间隔是无记忆性的(独立性)

泊松分布连接了概率与统计。

假设检验:基于概率反证法的统计推断

H0:零假设(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我们计算概率会特别方便)
H1:备选假设

P值:在H0假设下,当前现象以及更极端现象出现的概率。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的弊端
(1)忽略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真的有可能会发生)
(2)导致系统性偏差(P值影响最终结论,但是P值大小由样本决定的,不通的样本就会得到不通的P值;也就是说,如果我不断改变样本,总能找到比较小的P值,推翻原假设) 邮件骗局-人人都是股神;你这一成功的一例,只是成千上万中的一组而已。他幸存了下来
(3)显著性水平设置不好导致错误;水平应该依据问题以及领域而定
(4)用错分不导致错误结论

概率分布是假设检验的基础:利用概率分布来计算P值

猜测上帝的底牌

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的基础

P(A|B) = P(AB) / P(B)

一切概率都是条件概率
很多看似没有条件的概率,只是把某些条件给忽略了。

操纵条件,改变概率
(1)辛普森案(家暴后发生杀妻的概率 VS 丈夫家暴妻子,并妻子已经死于谋杀的双重条件下,杀人凶手是丈夫的概率)
(2)高频交易:尽量缩短事件片段,简化条件,把我关键因素

条件概率量化了条件对随机事件的影响,但他只是表示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关系。

贝叶斯推理:概率是信心的度量

概率问题:正概率问题(根据原因推结果)、逆概率问题(根据结果推原因)

贝叶斯世界中:概率本质上对信心的度量,是我们对某个结果相信成都的一种定量化表达)

贝叶斯推理的优势:
(1)起点不重要,迭代很重要(经过足够多的迭代,无穷趋近于真理)
(2)信息越充分,结果越可靠(生活里,我们总是在追寻更多的信息,把信息搞完备,就是为了运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提高自己做判断的准确性)

贝叶斯计算:定量解决逆概率问题

P(A|B) = P(B|A) * P(A) / P(B)

P(A|B)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P(A) 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先验概率,先于经验,就是说在看到新现象、重新计算之前,基于经验甚至主观猜测的概率。如何使先验概率更准:分析历史数据、参考专家意见、平均设置概率

P(B|A) / P(B) 调整因子,必须客观
P(B|A) 发生交通事故的人当中,有多少是酒驾的(这个容易获取)
P(B) 人们酒驾的概率(管中窥豹,利用样本数据来合理估计总体数据, 某一次检查中,酒驾人数 / 总检察数)

主观与客观:不同的概率学派在争什么?

一些原则

(1)对抗直觉,能算就算
(2)寻找条件,增大概率
(3)相信系统,长期主义

《刘嘉概率论22讲》下载地址

头像

扫码关注公众号,回复“概率论”获取下载地址。

学习数学通识带给我的认知提升

  1.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精确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而给事物一个精确的定义却没有那么容易,如同“无穷小”,“概率”。给到一个精确的定义,需要我们非常了解事物的本质,甚至需要颠覆我们的认知。“无穷小”、“概率”这些东西,并不是静态,而是一个过程、一种趋势,一种极限。
  2. 我们有理由这么相信: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如果一件事情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没有那么“完美“,我们也许需要更深入的考虑一下是不是我没有窥探到事物的本质。例如:借助虚数,我们可以让一元N次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有N个解。
  3. 数学提供了很多工具用来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将现实问题转换为正确的数学问题,然后借助正确的工具去求解。一些数学问题的解答,会有一些“奇技淫巧”,这些解答固然巧妙,但是并没有可复制性,不能举一反三的解决更多的问题。反过来,我们更提倡的是给某一类问题找到通用解法。这类解法可以更笨一些,但是一定要通用。
  4. 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这里的正确、错误指的是更高层次的正确和错误,指的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总体框架、算法是否有问题;而这里模糊、精确指的的低一个层次的东西,是细节;模糊的正确指的是:总体框架、算法是没问题的,只是其中一些细节不够清晰,待明确;这种思路显然比精确的错误要更好。
  5. 公理化体系:以一些不证自明的道理或者事实为原地,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个个定理,进而得到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告诉我们的。其实不只是数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都是源自这个思路。在管理学中,一个企业的远景与使命决定了企业为何而存在,而企业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内外的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价值观。经济学也有自己的前提假设-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法律的话,在某些法律中会提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论断,这些论断从何而来呢? 这些只不过是一些不能再简单的大道理罢了。
  6. 跨界创新:几何与代数的完美结合,笛卡尔将两者结合,可以更加方便的用彼此来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其实,所谓的创新不外乎是各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开阔自己的思路,不要禁锢在自己的领域之内。
  7. 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虚数、复数)数,存在吗?有理数,存在吗?数、有理数其实还没有拿难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有实物可以与之对应。数,就是物体的数量;有理数,就是我从10份中拿走了自己的7份。零呢?负数呢?虚数吗?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它们是数学家们虚构出来的概念,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桥梁,用来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一个现实问题,往往要解决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才能得到解决。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公司法人的概念,甚至于宗教崇拜,都是类似的问题。人类也许是唯一可以想象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的物种吧。正是这种优势,才让人类在物种竞争中脱颖而出。
  8. 有穷与无穷:因为我们生活在有限的世界中,所以很难想象无穷。在无穷的世界中,有限世界中的很多法则都要改写。无穷是一种趋势,而绝不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数不等于趋势,这个才是本质。罗素为了挑战牛顿、莱布尼茨等人,提出无穷小悖论,造成了数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
  9. 数学分为很多分支,我们在每一分支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搞清楚:(1)每一个方向的基本假设(公理)、基本定义(2)该方向提供了什么工具,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0. 微积分:通过学习微积分,我们需要能够把控宏观趋势的微观趋势的相互影响。需要了解积分造成的滞后效应。牛顿借助趋势,通过导数的方式来求最大值,这种思路也值得我们参考。
  11. 线性代数:向量、矩阵的本质,矩阵加法、矩阵乘法的本质。更多的是一种数学工具,让我们更方便的批量处理数据。
  12. 概率论:忽略局部不确定性,把握整体的确定性。概率论的学习,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有迹可循。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柏松分布、幂次分布、二项分布。
  13. 博弈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要尽量少参与零和博弈,毕竟出来混迟早要去还的。而应该多参加非零和博弈,因为只有非零和博弈才有双赢的可能。然而,双输更有可能成为博弈的平衡点,其根源的化在于信息闭塞,博弈方有信任危机。

《吴军数学通识50讲》大纲

数学:学科基础

思考方式:化繁为简,直击本质。

把自己的对所有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从静态的具体的,上升到动态的规律性的。

数学的线索:从猜想到定理到应用

数学的线索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三个本质差别:

第一,测量 和 逻辑推理 的区别

观察的经验能够给我们启发,但是不能给到我们结论。
数学上的结论,一定是从定义和公理出发,经过逻辑推到而得到。

第二,事实证明 与 逻辑证明 的区别

自然科学中,一个假说通过实验证实就变成了定律(即使某些条件下确实不满足,实际上自然科学上几乎所有的定律和理论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性)
数学理论必须靠证明,保证没有例外。

第三,科学结论的相对性 与 数学结论的绝对性

数学的每一个定理都是一块基石,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基石,从而一点点建起整个数学大厦。

()毕达哥拉斯 (从经验到系统性科学)
数学从哪里开始:必须遵守严格的逻辑证明才能得到结论。
逻辑体系的一致性与完备性;

()数学的预见性:如何用推理走出认知盲区

数学史上第一次危机:无理数的出现

如果现实与数学发生了矛盾,那么有几种可能:
(1)数学推导本身有问题
(2)我们的眼睛或者认知有问题,例如我们之前的认知中是没有无理数的
(3)最初的假设错了,例如非欧几何

基于第二点,让很多危机变为转机,认知拓展,产生新的理论,例如:无穷小概念的提出、无穷大的重新认识、公理化集合论的确立

自然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并非源于观察或者观测,而是基于数学推论,然后才被实验证实。

()数学思维:如何从逻辑出发想问题

矛盾律:一个实物不可能既满足A属性,又不满足A属性;
反证法:基于一个假设,推出矛盾;所以,假设是错误的。

()数学的边界

毕达哥拉斯定理 <=== 费马大定理 ====> 希尔伯特第十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是所有数学问题中很小一部分。
解析解:答案是以公式的形式存在的;这样子套入任何数字,就可以得到具体的解。

非线性方程怎么解:
苏联:数学水平高,所以努力去求出其解析解
美国:将非线性问题转换为计算量大,但很简单的线性问题,然后统计计算机来求解。

()毕达哥拉斯:黄金分割,连接数学和美学

黄金分割源于:自相似,分形;
等角螺线:蜗牛、龙卷风、星系 (黄金分割。。)

()数学的应用
现实世界中很多问题,究其本质都是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华罗庚:优先法 黄金分割的应用
真正的大师: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话将复杂的问题讲明白

()数列和级数

数列:是从生活中而来,例如利息与几何级数有关系;而斐波那契数列与物种繁衍、组织自然发展有关系。数列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发展过程。

斐波那契 与 黄金分割有关系

数列反映的是趋势,他不像数(这个数有多大,有多少钱,多少资源)而是关心未来能变的多大,变得多快。
除了趋势,我们还关系累计的效果,也就是数列之和,也就是级数。

级数的发散与收敛 具体应用:文章如何成为爆款?
r 相邻两项的比例,r>1 发散; r<1, 则收敛

数:方程、虚数

数的概念

思维工具:从具体到抽象

抽象工具的发明,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对数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

数学的本质,是工具!

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精妙的解题技巧的作用,远远不如通用的“笨方法”

应用题:把自然语言描述的现实问题变成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数学问题,比如列出方程
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解析解,没毛病; 那么一元三次方程呢?(没有通解,唯有一些特殊方程,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才能解出来)

一些启发:
从引理到定理,引理只能解决某个问题的特殊形式,并不能成为定理。
实际学习,能够把现实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而不用拘泥于如何去求解他们。我们应该借助工具。

解三次方程:明明有公式,但是公式中遇到了一堵墙,我们必须引入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才能把这堵墙翻过去。
哲学意义:明明是现实问题,在现实世界也有答案,却无法直接得到,而非要发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作为桥梁。

引入虚数之后:
(1)逻辑可能的漏洞补上了,一元N次方程,一定有N个解
(2)作为工具的作用,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3)应用层面:量子力学、相对论、控制系统等都离不开虚数

人类是唯一可以构造出不存在的事物的物种!!宗教、法律、有限公司、法人团体、法人!想象共同体

抽象思维:认知水平高低,在于能够接受虚拟的、不存在的事物!
自然数 =》 0 =》 负数、分数 =》 无理数 =》 虚数 越来越抽象

很多数学概念的基础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但是建立在不存在基础上的工具,却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
复数:

https://www.wolframalpha.com/input/?i=sqrt%2834%29

无限!!

无穷大,动态的,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数!

旅馆悖论

在无穷大的世界的里,部分可以和整体等价!
我们不能以有限的认知,去理解无限的事物;也不能将把那些从很少的经验中得到的结论,放大后用于更大的场景。

动态变化发展的眼光,从趋势去看待世界,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把我世界变化是处于什么层次上? 无穷小?

经验 与 逻辑 的矛盾
经验胜利:各种芝诺悖论
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无穷小累加是一个有限的数
飞箭静止 混淆了瞬间位移 与 瞬间速度
两匹马的距离 等与 一匹马做的距离 无穷小不是0
逻辑胜利:日心说

第二次数学危机:贝克莱PK牛顿 无穷小悖论:无穷小到底等不等不0?
微积分的基础是导数;而导数的前提是无穷小;但是无穷小却没有精确定义?

极限的精确定义
芝诺 牛顿/莱布尼茨(无穷小) 贝克莱 柯西/威尔斯特斯拉(定量、逆向思维=》精确定义极限)

数学逻辑的漏洞,其实是人们认知的漏洞!
有逻辑的傻问题,是我们认知体系扩大的开始!

无穷大/无穷小 虽然不是数,但是可以比大小;甚至可以参与+-*/等数学运算

一些认知:
有穷 VS 无穷
静态 VS 动态 (趋势)
现实 与 虚构
直觉 和 逻辑(逻辑可以让我们分析清楚 我们看不到,甚至不存在的事物)
概念 与 表述 ( 做事专业,需要掌握专业的术语,数学、法律)
财富 和 荣誉 (科学无专利,带来的是荣誉;而技术有专利,带来的是财富)

几何

20212103510
几何学: 埃及:初步感性认识 =》 量化的感性认识 =》 记录传播 =》 希腊:公理化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一个完备的公理化知识体系

欧氏几何:源自 五条一般性公理 与 五条几何公理
定义一些基本概念!

辅助线: 又一次借助虚拟的工具来解决问题

如果某一条公理有错误呢?
(1)如果你设定的公理 与 现有公理有矛盾,那么知识体系就无法建立
(2)如果没有矛盾,那么就会构建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他本身是自洽的;但是与其他体系相矛盾。

欧氏几何,非欧几何(双曲面、椭球面)
平面是什么? 满足平行公理的面。
黎曼几何: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解析几何:将代数 与 几何 统一;他借助代数让一些几何问题变得容易求解;借助几何让一些代数问题变得容易求解。
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

公理化体系:通过公理化系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体现出人们创造思想的最高水平!

法律:自然法,那些最基本的,不证自明的依据
管理:企业文化价值观

延拓:在想象的世界里,一次合乎逻辑的认知升级:减法延拓出负数、开根号延拓出虚数等

代数:函数、向量、线性代数

数量绘制世界
数 =》 方程 =》 函数

代数:两个工具(函数、方程)一个规律(数字有方向)

函数:对应关系
函数:人们的认知 从 个体上升到整体;从单点联系上升到规律性的网状联系。从单个数字、变量的关注引向了趋势。为同一类问题提供了普遍性的答案。

因果关系:数学中可互换
反函数:轴对称

72定律:年回报率为R%,那么财富将在72/R年后翻翻。

搞清楚:只有一个自变量的话,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因果必然性;而多变量的话,每一个变量与函数值仅是相关性。

向量:有方向的数量;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多维空间

数量的方向性,给我们的提示:做事情要聚焦。

向量夹角,余弦定理 与 文本相似度

线性代数:工作生活中实际用得上。

M*N矩阵的函数:M个N维向量放在一起

矩阵加法

工作生活的增量原则: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大原则,以及针对各种情况的小变动。全量 + 增量

矩阵乘法:
单个计算 =》 大批量计算

微积分

动态的世界观
与初等数学工具最大的不同:从关注静态关系,变成了 动态规律,特别是瞬间规律的把握。

微积分更多的作用在于训练思维!!

微分:从宏观趋势了解微观变化

导数:对变化快满的准确量化度量

多变量函数的微分:梯度

大量不确定性时,往婆度最高的方向努力。

从宏观趋势中把握微观变化的趋势,让我们认清每一步的方向。

不可导的趋势靠不住:
函数的光滑程度与可导之间的关系

经济过热、经济硬着陆、经济稳定增长

积分:从微观趋势了解宏观变化

积分思想的本质:从动态变化来看累积效应;之前都是靠平均值。

滞后效应

  1. 凡是通过积分获得数量,它的结果会滞后于瞬间变化,有时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能看到
  2. 这种由积分获得的数量,一旦大到被大家观察到之后,要逆转这个趋势是很难。

飞轮效应
加速度 =》 速度(有一定滞后) =》 距离(滞后两次)

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再到赏识,是一级级积分的结果,有滞后效应的;

用变化的眼光来看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优化问题:机器学习、金融投资、商业博弈论等

有限集合求最值的和心思想:两个元素直接或者间接比大小‘

牛顿的牛B:把最优化问题堪称了解函数动态变化趋势的问题。寻找最大值转换为一个解方程问题:导函数等于0

更加通用,并且与结合大小无关。

牛顿的方法只能找到极大值,却无法找到最大值。

如何找最大值的方法,至今无人解决。只能一个一个比较。

莱布尼茨从哲学出发,其哲学思想和逻辑思想有两点:
(1)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从非常小的、基本概念复合而成的,他们组成了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
(2)简单的概念符合成复杂概念的过程是计算。

微积分是一个纯数学的工具。

牛顿 PK 莱布尼茨:宗教信仰不同
牛顿:自然神论者,上帝仅仅创造了世界。
莱布尼茨:神学家,上帝维护者

概率:(大数据思维的基础)

从确定到不确定
微积分这个工具以及牛顿,给了人们空前的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是确定的;机械论世界观

拉普拉斯给出的定义:
随机事件:包含若干个等概率的基本事件
概率: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总数量

有漏洞!!
等概率? 循环定义。

随机性是一种自然的属性;它客观存在,所以得到结果的不确定性;

有关不确定的概率,只有在大量随机试验时才能显现出来,当试验次数不足时,他则显示出偶然性和随意性。

伯努利实验

期望,误差,标准差/平方差

理想与现实:

越是概率小的事件,由于标准差的存在,所以误差就会越大;
例如1%的概率的事件,进行100次实验,标准差是1,期望是1,误差是大约是100%
如果想确保1次成功,至少要做260次实验。

提到单次成功率要比多做实验更重要,所以凡事多做准备,争取一次性成功。

泊松分布:小概率事件,但是试验次数足够大

公司停车问题

投资失败,判定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总是由很大的误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靠直觉与有严重漏洞的逻辑,而不是靠严格的数学逻辑和推导。

应对随机性,需要的冗余比想象中的大。
(通讯公司应对通话高峰期问题)

池子越大,越能抵消随机性带来的误差。
(保险:保费与投保人数) =》 大的保险公司!!
如何尽可能的放大池子:保险公司互保

正态分布
一个标准差,置信度:65%
二个标准差:置信度:95%
三个标准差:置信度:99.73%

标准差越小,越瘦高;

如何缩小标准差:增加统计数量

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

P(X|Y) = P(Y|X) * P(X) / P(Y)
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通常P(X), P(Y)比较容易求的;而P(X|Y), P(Y|X)有一个比较容易求的。

机器翻译的原理(英文翻译成中文)
假设有N种翻译方法,其实就是从这N种翻译方法中找到一种翻译X, 使得在已知英文句子Y的条件下,X的概率P(X|Y)的概率最大。

给定一个中文语句,对应的英文句子的概率(马尔科夫计算模型)
P(X)表示那个句子在语法中更合理

概率公理化

概率的精确定义:

借助于极限的思想

伯努利版本大数定理:
如果一个事件的概率P存在,那么事件A的发生次数M / 总的试验次数N 伴随着N趋近于无穷大,M/N 无限趋近于 P
(不严格:假设P存在)

切比雪夫大数定理:
大量试验后,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就等于它的概率

前两者,偏向于自然语言,不够优雅,初等概率论

现代概率论:柯尔莫哥洛夫,引入“测度”概念
测度:概率函数,定义了概率,一个随机事件对应的数值。

统计学和大数据

用好数据的5个步骤

  1. 设定研究目标
  2. 设计实验
  3. 根据试验进行统计和实验,分析方差和均值
  4.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数据,提出新假说(如果证明无效,提出新假说)
  5. 使用研究结果

黑天鹅产生的原因:把小概率事件当作零概率事件

奇普夫定律:自然界的普遍定律:排名 * 频次 = 常量

财富排名 * 财富 = 常量

古德-图灵折扣估计

博弈论

零和博弈:最多是平衡而已

博弈的最好策略:在对方给我们造成的最糟糕的局面里,选择相对最好的。
计算机算法:最小值中的最大值策略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下围棋,交替出招

马鞍点:平衡点

非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双赢点是大家主观上都想达成的目标,但在现实中客观的结局常常是纳什均衡点,也就是双输的结果。

现实中,双赢很难的5个原因:
(1)博弈是长期反复的,长期坚持信任几乎不可能
(2)博弈论讲的是阳谋的策略,但很多时候博弈双方使用的确是阴谋。
(3)人类处于文明初级阶段,道德水准不聋高估。(见不别人比自己好)
(4)乌合之众效应(两人或者两个独裁国家博弈更容易双赢,但是两个民主国家则更难)
(5)看似双赢,但其实是更大范围内的零和博弈(公司给员工的期权)

合作,永远不要玩难以达成双赢的游戏;初次相信原则

智猪博弈:大小企业竞争,搭便车似的跟随策略

制定最好的策略,是要考虑到对方采取每一种策略的概率,而不是简单考虑对方一定会采用对自己最不厉的策略。

数学和其他知识体系

数学的基础作用
哲学与数学,一头一尾

数学如何影响哲学

笛卡尔
人类如何知识:经验 + 理性推理(逻辑) + 去伪存真

实证 人的理性

莱布尼茨

相对的因果时空观
对离散的世界理解(二进制、不可分割性=》离散数学、量子力学)

使用建立公理化体系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数学和逻辑学:逻辑是一切的基础

逻辑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基本原理:
(1)同一律
明确概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2)矛盾律:不可能是A,又不是A
同一时间,同一属性,同一方面,对象
(3)排中律:是非明确
二分相关算法的逻辑基础
(4)充分条件律:有果必有因
任何结论都要有充分的理由。

工具

运筹学:利用图论、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从整体上改变现有系统的效率。 数学是工具

管理学:企业的三公理
愿景和使命(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价值观(企业中的人与外界各种人的关系);数学,公理思维方法论

历史:历史研究中,不强调所有的正确性或者正统观点,而强调逻辑的自洽。任何从客观出发,逻辑上都自洽的结论都是有意义的。

体系公理不一样,还原出的历史就不一样。没有对错,却有好坏,有合理和荒诞。评判标准在于:其假设前提,也就是公理的客观性,以及论证的逻辑性。

伽罗瓦 古典难题给我们的提示:

伽罗瓦的群论,近世代数

(1)绝大多数知识体系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完备性和一致性的统一。
某一个区域内,一定会出现仅靠区域内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大领域的知识。

(2)每一种工具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将很多看似并不相关的难题的共性找出来。如果这些工具,某些难题看似能解决,但仅仅是靠技巧。

(3)跳出圈外,在某一个时代,某些问题之所以很难,是因为他们看似当时知识体系的问题,但其实是表象。二等分角 VS 三等分角(欧几里得几何范围内无法解决)

庞加莱猜想 拓扑学的基石 done

NP问题:不存在还是没找到?

霍奇猜想

黎曼猜想(希尔伯特问题)

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

罗素悖论:第三次数学危机 理发师悖论
能否有一个集合,他有那些不包含自身的集合构成?

数学思维:
一切从公理出发,逻辑得到结论
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搞清问题,特别是搞清楚问题的定义
各种知识体系是相通的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思维方式

哲学对数学的影响

哲学试图去构建一个位于科学和其他知识之上的大一统体系,形成一个没有矛盾的知识体系。

数学:希尔伯特,大一统的数学体系(不可能)
物理学:爱因斯坦,大一统的物理体系(至今未实现)

一个人只有在深刻人类知识的普遍性原理之后,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往下俯视。

一头一尾

从个案到整体规律
从个别定理到知识体系
从具体到抽象
从静态到动态
从完全的确定性到把握不确定性


数据

数据的提供者:用户
数据的管理者:JD,gogole等公司
数据的使用者:谁从数据中受益

金钱的不可复制性,稀缺
数据呢?如果数据可以随意复制,那么他将一文不值。

如何数据的不可复制性

区块链:某些数据本身是很稀缺的。

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

给定单向链表的一个节点指针,定义一个函数在O(1)时间删除该结点。

假设链表一定存在,并且该节点一定不是尾节点。

样例
输入:链表 1->4->6->8
删掉节点:第2个节点即6(头节点为第0个节点)

输出:新链表 1->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struct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deleteNode(ListNode* node) {
node->val = node->next->val;
node->next = node->next->ne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