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跨界能力|行业力(Industry)
对产业互联网的好奇和渴望。纯互联网机会有限,未来的空间在产业里,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产业 + 互联网的简单叠加,要实现真正的跨越有两大难点:一是要深入产业内部理解其业务逻辑和产业链条,这不仅考验学习能力,更需要耐心;二是需要有合适的公司进行 landing,否则水土不服,这需要一些运气。
跨界能力|运营力(Operation)
产品是基石、运营是杠杆,缺一不可。尤其是当行业成熟,空白机会和产品创新空间受到挤压、越来越趋同时,专业运营的发挥空间无疑更广阔。在 2020 年热门运营领域里,既有社群运营、活动裂变、游戏运营这样的熟面孔,也有私域流量、短视频运营、to B 运营、数据运营、MCN 运营这些新方向。
跨界能力|得到《梁宁增长思维30讲》课程大纲
http://www.woshipm.com/tag/%e5%a2%9e%e9%95%bf%e9%bb%91%e5%ae%a2
http://www.woshipm.com/marketing/4106692.html
增长思维
什么是增长
就是不断作出正确的决定,打破界限,即是增长。
增长能力,就是持续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打破界限是方法,增长是结果。
你老板最感谢的,其实不是最勤奋的员工,而是为他的关键决定做出完美铺垫的同事。
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如果不能理解领导的决定,其实你就无法与领导对话,也不可能成为领导。
增长的度量问题
维持甚至倒退
怎么判断呢?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如果你的年营业额、利润的增长,和国家GDP增长水平基本相当,甚至低于GDP的增长水平,这种状态就是维持。因为增长了2%、3%,但是你低于整个国家的增长率,这就是跑输大盘嘛。
惯性增长
如果你的年营业额、利润增长,大概能达到GDP增长率的2倍左右,你可以说,我跑赢大盘了,我在增长。
但也别得意,在成熟市场,这样的增长,是可以依靠管理实现的。只要产业周期没有下行,运营盘没出问题,获得这样数字的增长是比较大概慨率的,我们一般管这种水平的增长叫惯性增长。
红利增长
而我们统计了过去30年中国的明星企业,这些明星企业的增长率,都能够保持在国家同期GDP增长率的4倍以上。在成熟市场,这样的增长是需要有红利才能实现,比如龙头红利、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网络效应等等。
爆发式增长
而这些年那些放卫星,出爆品,成独角兽的超级明星企业,它们的增长率就远不止如此了。
爆发从哪里来?一定来自空白。空白又从哪里来呢?
空白是曾经束缚市场的限制性条件改变了,压制市场的天花板被打开了,新一层的空间出现,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如何实现增长
了解什么是束缚增长的障碍
打破界限,即增长;那如果界限无法被打破呢? 那就无法增长。
束缚增长的障碍又是什么呢? 客观条件:某项科学技术没有达到造成的生产力不足;主观条件:路径依赖造成的过时理念。
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市场今天的样子,都是在各种客观条件、既往路径、个人观念、环境挤压的重重束缚下,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就像粽子本来是一摊米,但是粽叶包裹把它束缚出了形状。
技术革命在不断推进,束缚我们生产力和想象力的天花板也在不断打开。
当一层天花板打开了,一层新空间出现。你看到的会是什么呢?你会怎么使用它、怎么驾驭它呢?
了解不增长的两种后果?
企业的死
《总体战》这本书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我觉得这个定义,非常准确。
企业的死,其实是以主导者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
遇到巨大困难不是问题,跨越周期很难也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导者的作战意志。
诺基亚是一家由投资人和经理人主导的公司,危机面前他们有大量的退路。而三星是家族企业。就这一点,战斗意志就根本不同。
企业的死亡,来自企业主导者战斗意志的破产。
企业的退
“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不亡。这句话很重要,因为探索一定会遇到失败。
瑞士的军事理论家菲米尼说:“一个良好的撤退应该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赞赏。”
有经验的兵家,会保护最重要的资产,主动下撤。所有的仗都不是白打的,你亲身战斗过,就强过所有只看过兵书的人。
无论胜负,战斗都会让你变强。认掉损失,保住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品牌,比如信用,比如你自己的心理能量,比如你的核心团队。阿里就说过一句话:核心团队是剩下来的,不是招募来的。
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的起起伏伏。苦苦维持,惯性增长,冒险进入无人区,主动撤退,被打死,交枪投降,再次增长…就是这样,在生死进退里求增长。
所以,创业者每天的心情,都会像过山车一样,第一天自信爆棚,觉得自己做出了业界最棒的东西,第二天又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一定会被嘲笑被抛弃。
没关系,只要还活着,只要你的战斗意志还在,我们就还可以继续打下去,还有增长的机会。
充分认识自己的企业
草莽创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腰部企业 =》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能够活下来。
头部企业
顶级企业
跨界能力|关于核心能力
套路模型|5W1H分析法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1、对象 (What)——什么事情
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点的好不好?
2、场所 (Where)——什么地点
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 (When)——什么时候
例如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4、人员 (Who)——责任人
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Why)——原因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变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6、方式 (How)——如何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跨界能力|洞察力(Insight)
洞察力是什么(WHAT)?
「找方向」是创始人最重要的职责,其重要性超过找人和找钱。对于公司内的业务负责人也是如此,方向错了,越努力只会离目标越远。看准方向、抓到本质的能力就是洞察力。
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洞察力(WHY)?
洞察力可以用在哪些地方(WHERE)?
什么时候洞察力可以派上用场(WHEN)
如何提高自己的洞察力(HOW)?
套路模型|SKA能力模型
人为什么要学习呢?
人学到的东西,无非就是三样东西:态度、知识、技能
其中,态度要靠心去体会;技能要靠持续的连续;知识要靠记忆。
能力 = (技能 + 知识)* 态度
套路模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的五步流程
- 有明确的目标。
- 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 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 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 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摘录来自: [美]瑞·达利欧. 《原则》 Apple Books.